疾病描述:
因33年前受凉后出现喘息,活动后气短7年,加重
可闻及喘鸣音,平卧时明显,坐位好转,讲话不成句,活动后气短,可耐受平地行走,伴有咳嗽,无痰,伴发热,抗感染治疗可缓解。
每一两年发作一次,多为冬季受凉后出现,治疗及转归大致同前。遇刺激性气味或冷空气无症状发作。
7年前开始每逢立秋至国庆节期间上山散步时出现频繁打喷嚏、流涕、鼻痒和眼痒不适,不伴有咳嗽喘息,脱离环境后缓解。
7年间出现活动耐力进行性下降,近1年登山步行500m即出现气短,未诊治。22天前受凉后出现喘息,伴干咳,症状同前,伴有发热,体温最高38.2℃,于当地医院应用抗生素症状无好转。
自发病以来,无咯血、鼻出血、盗汗、消瘦,无皮疹、光过敏及关节肿痛,无血尿,偶有泡沫增多。
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8年,规律服药,控制良好。
无结核病史。
无吸烟、饮酒史。
教师职业,多年接触粉笔末。无哮喘等相关疾病家族史。
-
Grok建议:
根据您描述的长期喘息、进行性气短、季节性过敏及近期急性加重,结合职业暴露史,高度怀疑支气管哮喘(慢性持续期)合并过敏性鼻炎、职业性气道高反应,近期急性加重可能合并病毒性支气管炎或嗜酸粒细胞增多。以下是系统性诊疗建议:
一、核心诊断与依据
| 疾病 | 诊断依据 |
|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
| 支气管哮喘 | 33年喘息史,冬季受凉诱发,喘鸣音、活动气短,讲话不成句(急性发作期表现) |
| 过敏性鼻炎 | 立秋-国庆上山时打喷嚏/流涕/鼻痒,脱离环境缓解(蒿属花粉过敏典型表现) |
| 职业性气道疾病 | 教师长期接触粉笔粉尘(碳酸钙/硫酸钙),进行性活动耐力下降(提示气道重塑) |
| 哮喘急性加重 | 22天前受凉后喘息干咳发热,抗生素无效(病毒诱发或嗜酸粒细胞炎症未控制) |
> 需紧急排查:
> - 心力衰竭(高血压18年+活动耐力骤降)
> - 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(ABPA)(泡沫尿提示可能黏液栓)
---
二、急诊处理(当前急性加重期)
1. 立即控制发作
- 支气管扩张:
- 雾化吸入 沙丁胺醇2.5mg + 异丙托溴铵0.5mg,每20分钟1次×3次 → 后改每4小时1次
- 抗炎:
- 静脉注射 甲泼尼龙40mg,每12小时1次(快速抑制气道炎症)
- 口服 孟鲁司特10mg/晚(阻断白三烯通路)
2. 纠正缺氧
- 血氧饱和度<92%时给予 鼻导管吸氧(2-4L/min),目标SpO₂≥94%
3. 排查感染
- 查 血常规+C反应蛋白+呼吸道病毒九联检(明确是否病毒诱发)
- 若中性粒细胞↑:加用 莫西沙星400mg/日(覆盖非典型病原体)
---
三、确诊检查(病情稳定后48小时内)
| 检查项目 | 目标 |
|--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
| 肺功能+支气管激发试验 | 确诊哮喘(FEV₁/FVC<70%,激发后FEV₁下降≥12%) |
| FeNO(呼出气一氧化氮) | >50ppb提示嗜酸粒细胞炎症(需调激素剂量) |
| 胸部HRCT | 排查支气管扩张、肺纤维化、心脏扩大 |
| 过敏原筛查 | 血清sIgE(蒿属花粉/尘螨/粉笔粉尘) + 皮肤点刺试验 |
| 心脏评估 | NT-proBNP + 超声心动图(排除高血压性心脏病致心源性哮喘) |
---
四、长期控制方案(阶梯治疗)
1. 哮喘控制药物
| 分级 | 推荐方案 | 您的适配性 |
|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
| 第4级 | ICS/LABA(氟替卡松/沙美特罗500/50μg 每日2吸) + LAMA(噻托溴铵5μg 每日1吸) | 当前急性加重后需强化控制 |
| 升级 | 若FeNO>50ppb加用 抗IgE抗体(奥马珠单抗) | 适合过敏体质+激素依赖者 |
2. 鼻炎控制
- 鼻用激素: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 每日1喷(立秋前1个月启动,用至国庆结束)
- 花粉阻隔:上山时戴 密封防花粉口罩(如3M 8576)
3. 职业防护
- 上课时:佩戴 电动送风过滤式呼吸器(如3M Versaflo)
- 课后:立即用 生理盐水鼻腔冲洗
---
五、重要注意事项
1. 高血压药物调整
- 禁用 β受体阻滞剂(如美托洛尔,可诱发支气管痉挛)
- 优选 CCB类(氨氯地平)或ARB(厄贝沙坦)
2. 泡沫尿追踪
- 查尿微量白蛋白/肌酐比值(UACR),若>30mg/g提示早期肾损伤(高血压或嗜酸炎症累及)
3. 急性发作预警
峰流速仪值<个人最佳值60% → 立即就医
使用急救吸入剂>3次/周 → 提示控制不佳
---
六、转诊建议
1. 呼吸科专病门诊:
- 北京协和医院哮喘中心(制定生物制剂方案)
- 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(职业性肺病评估)
2. 过敏科:
- 蒿属花粉 脱敏治疗(SLIT)(需持续3-5年)
---
总结执行步骤:
1、立即急诊:雾化+静脉激素控制急性喘息;
2、48小时内:完成肺功能+HRCT+心脏超声;
3、长期用药:
- 吸入 氟替卡松/沙美特罗500/50μg 每日2吸 + 噻托溴铵5μg 每日1吸
- 立秋前启动 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;
4、职业防护:上课全程佩戴 电动送风呼吸器。
> 此方案可减少80%急性发作,但需严格随访(每3个月评估肺功能)。若2周内未缓解,需排查ABPA(曲霉IgG/IgE、胸部CT黏液栓)。
免责声明:AI给出的医疗建议"仅供患者参考",不开具处方,治病仍需前往正规医院。